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关于共建高校“大思政”体系 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4-07-1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有力发挥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共建高校“大思政”体系 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共青团全面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更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意见》指出,各级团委、教育部门、高等学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加强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引领,不断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质量水平,动员引领高校团员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实施意见》提出五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强化高校党委对共青团工作的具体领导,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总体格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进一步规范推优入党工作机制,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团干部素养提升工程。二是聚焦政治引领,全面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衔接学科专业教学体系,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与“大思政课”紧密融合,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丰富团课课程体系,推出更多网络文化产品;健全共青团开展大学生思想动态常态化研究机制,鼓励团干部参与思政课教学和研究。三是强化工作协同,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支持高校团委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机制和“五育”并举工作格局,围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一批有针对性的项目和活动。四是发挥组织优势,提升社会实践专业化水平。强化共青团在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的协调作用,深入实施西部计划、“青年实干家计划”、“三下乡”、“返家乡”等实践活动,构建实践育人新范式;促进校地工作协同,加强校地共建、区域联建,打造更多符合青年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实践项目、实践基地。五是优化评价机制,有效发挥激励导向作用。优化学生评价机制,健全和推广“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面向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重点领域,采取更多务实激励举措;优化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机制。

《实施意见》强调,要完善共青团与高校联系交流机制,健全指导高校共青团工作具体机制,构建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共同参与实施的领导保障机制。各级团组织特别是高校团委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努力形成一批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




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   鲁ICP备16016742号-1   鲁公网安备37010102001404号
0531-86026117